发布日期:2022-04-04 浏览次数:
供稿:孙嘉琪 |
图片:孙嘉琪 |
编校:孙琰 |
编辑:孙嘉琪 |
审核:许甫荣、徐莉梅
2022年4月1日,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学术论坛(第十四讲)在物理西楼思源多功能厅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邹冰松院士应邀做了题为“强相互作用诺贝尔物理学奖漫谈”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许甫荣教授主持。
许甫荣教授主持
邹冰松院士围绕强相互作用的过去、现在、未来这一主线,首先概述了百余年来人们对物质相互作用的认识历程,指出强相互作用决定了强子、原子核两个物质微观基本层次的结构,也是基本粒子、宇宙天体演化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后,从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对原子核物理的贡献展开,通过介绍十几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拓展和加深认识强相互作用的历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强相互作用研究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工作。最后,阐述了强相互作用的强子结构、核素图、量子色动力学(QCD)的相结构等三个基础研究前沿领域的研究概况,展望了强相互作用在核天体物理、标准模型在核物理中的检验、核技术等交叉领域的应用前景。邹冰松院士着重描述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指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紧密结合促使我国在强相互作用物理领域占据重要一席之地;他勉励青年师生积极把握时机,潜心研究,勇于挑战未解之谜,力争做出原创性、突破性的工作。
邹冰松院士做报告
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围绕强相互作用理论的应用前景、强相互作用方向的人才培养、量子力学学习方法等方面踊跃提问,邹冰松院士一一给予了深入浅出的解答。
现场互动交流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院长、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原宁院士对邹冰松院士重返母校表示热忱的欢迎,赠予他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时的学籍表复印件,并衷心感谢他对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学科建设、院系发展的长期关注和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悉心指导。作为曾经的北大学子和永远的北大物理人,邹冰松院士向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师生表达衷心的感谢和祝愿,并欣然题写寄语。
高原宁院士赠予邹冰松院士在校学习时的学籍表复印件
邹冰松院士寄语
本期论坛线上、线下同步进行。bat365官网登录入口院长高原宁院士,副院长徐莉梅教授、曹庆宏教授,普通物理教学中心主任刘玉鑫教授,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朱世琳教授,及李重生教授、叶沿林教授、孟杰教授、冒亚军教授、徐仁新教授等70余名来自理论物理研究所、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的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师生参与现场交流;通过北京大学微信视频号、B站、抖音和蔻享学术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逾24.5万人次。
报告人简介:
邹冰松,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在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在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至1998年受聘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在卢瑟福·阿普尔顿实验室(RAL)工作,1998年至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研究员,2012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2—2017年任副所长,主持工作)。
主要从事强子物理研究。提出并主持课题组开拓了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开展核子和超子激发态研究的新项目,使我国在重子谱这一世界物质微观结构研究的前沿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预言了隐含重味的五夸克态存在,并得到实验观测支持;系统研究了标量介子谱,为发现和确立多个标量介子做出重要贡献。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大会报告40余次;应邀在国际核物理大会(INPC)、粒子与核国际会议(PANIC)、国际少体物理大会(FB)、强子谱和强子结构国际会议(HADRON)等系列国际会议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或程序委员会成员40余次。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获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获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2011、2013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微粒物理研究所(IFIC)国际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核物理A》(Nuclear Physics A)的责任主编(Supervisory Editor)。
论坛简介:
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学术论坛创办于2020年9月,邀请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学者就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突破和热点问题等做学术演讲,旨在推进高质量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开拓新兴特色方向研究,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优秀青年人才。